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

母乳分析仪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?

点击量:
仪器操作前
  1. 设备检查:在每次使用母乳分析仪之前,仔细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,如外壳破裂、显示屏异常等情况。同时,确认仪器的各个连接部件是否稳固,包括电源线、样本吸管等,避免因连接不良导致仪器故障或检测结果不准确。
  1. 清洁与校准: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对仪器的样本检测部位进行清洁,确保无上次检测残留的母乳或其他杂质。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,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,校准过程需使用标准样本,以保证仪器检测的准确性。校准频率通常根据仪器使用频率和厂家建议确定,一般每周至少校准一次。
样本采集与处理
  1. 采集时间与方法:建议在母乳喂养过程中,于乳汁流速稳定后采集样本,一般为喂奶开始后的 3 - 5 分钟。采集时应使用干净、无菌的容器,避免容器污染影响检测结果。采集量根据仪器要求,一般为 5 - 10 毫升。
  1. 样本保存与运输:若不能立即进行检测,采集后的母乳样本应保存在 2 - 8℃的环境中,保存时间不宜超过 24 小时。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样本密封良好,避免晃动和温度过高或过低,可使用便携式冷藏设备进行运输。
仪器操作中
  1. 正确进样:按照仪器操作指南,使用配套的样本吸管准确吸取适量的母乳样本,缓慢、平稳地将样本注入到仪器的样本检测池中。注意避免样本中产生气泡,若有气泡,应轻轻敲击检测池使气泡排出,否则会干扰检测结果。
  1. 监测运行状态:在仪器检测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仪器的运行状态,如显示屏上的提示信息、检测进度条等。若仪器出现异常报警,如温度过高、检测超时等,应立即停止检测,排查原因。常见原因可能包括样本量不足、仪器故障等,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后再重新检测。
检测结果解读与仪器维护
  1. 结果解读:检测完成后,仪器会输出母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数据,如脂肪、蛋白质、乳糖等。操作人员应了解正常母乳成分的参考范围,结合实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。同时,注意不同仪器的参考范围可能略有差异,应以仪器配套的说明书为准。若对检测结果有疑问,可咨询专业医生或仪器厂家的技术支持人员。
  1. 仪器维护:检测结束后,及时清理仪器的样本检测池和相关部件,使用清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。定期对仪器进行全面维护,包括更换易损部件,如样本吸管、过滤器等。维护周期根据仪器使用频率和厂家建议确定,一般每使用 50 - 100 次进行一次全面维护。


咨询热线:400-0062-615
电话:400-0062-615    邮箱:cornell001@163.com    地址:
技术支持:山东省西奈 标签:母乳检测仪 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15007261号-7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证书编号2018-0062